常德丝弦非遗传承人李玉兰荣获全国模范称号,创编丝弦音乐剧传承传统文化
常德,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不仅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,更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常德丝弦而闻名遐迩。近日,常德丝弦的非遗传承人李玉兰荣获全国模范称号,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,更是对常德丝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极大鼓舞。
李玉兰,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,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常德丝弦,几十年如一日,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。她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底蕴,成为了常德丝弦的领军人物。此次荣获全国模范称号,是对她多年辛勤付出的更高褒奖。
常德丝弦,起源于清朝,是一种以二胡、琵琶、笛子等民族乐器为主要乐器的民间音乐。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力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常德丝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。李玉兰深知这一危机,她决心将常德丝弦传承下去,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为了更好地传承常德丝弦,李玉兰不断创新,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丝弦音乐作品。其中,她创编的丝弦音乐剧《桃花源记》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该剧以常德丝弦为音乐基调,以桃花源为背景,讲述了主人公追寻理想家园的故事。音乐剧中,李玉兰亲自担任主演,将常德丝弦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《桃花源记》的成功,不仅展示了李玉兰在艺术创作上的才华,更证明了常德丝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强大生命力。该剧在演出过程中,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,为常德丝弦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荣获全国模范称号后,李玉兰表示,将继续致力于常德丝弦的传承工作,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她表示,将不断丰富常德丝弦的表现形式,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常德丝弦。
常德丝弦,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,在李玉兰等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,正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常德丝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必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,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