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虾共作模式助力减排,荣获农业农村部低碳农业典范称号

常德新闻网 阅读:20 2025-07-16 02:43:40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,众多农业新模式、新技术不断涌现。其中,稻虾共作模式以其高效、低碳、环保的特点,在农业生产领域崭露头角。近日,该模式荣获农业农村部低碳农业典范称号,成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面旗帜。

稻虾共作模式,顾名思义,是将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水稻田中养殖虾类,虾类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,水稻则为虾类提供栖息地。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还实现了水稻和虾类的共生共荣。

据相关数据显示,稻虾共作模式在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,稻虾共作模式减排30%以上。这一成果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
首先,稻虾共作模式减少了化肥、农药的使用。在传统水稻种植中,为了提高产量,农民往往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,这不仅导致土壤、水体污染,还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。而在稻虾共作模式下,虾类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充足的养分,减少了化肥的使用;同时,虾类对害虫具有一定的抑 *** 用,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。

其次,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。在传统水稻种植中,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。而在稻虾共作模式下,虾类养殖需要的水量相对较少,且虾类排泄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转化为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,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。

再次,稻虾共作模式降低了能源消耗。在传统水稻种植中,农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进行田间管理。而在稻虾共作模式下,虾类养殖可以减少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,降低能源消耗。

荣获农业农村部低碳农业典范称号的稻虾共作模式,不仅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,还为其他农业新模式、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稻虾共作模式在推广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:

1. 加强政策引导。 *** 应加大对稻虾共作模式的扶持力度,出台相关政策,鼓励农民参与。

2. 开展技术培训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,提高农民对稻虾共作模式的认识和掌握程度。

3.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。通过建立示范推广基地,让农民直观地了解稻虾共作模式的优势,激发其参与热情。

4. 创新金融支持。鼓励金融机构为稻虾共作模式提供信贷支持,降低农民参与门槛。

总之,稻虾共作模式作为一种低碳、环保、高效的农业新模式,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相信在 *** 、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,稻虾共作模式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,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常德新闻网直属运营,发布常德最新时政、民生热点、问政互动与消费维权信息,打造常德市民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