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汪湖镇小学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闪耀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
在我国湖南省岳阳市的岩汪湖镇,有一所小学以其独特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近日,该校的劳动课成功登上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,展示了学生们在田间地头体验农耕文化的风采,也彰显了我国教育部门对劳动教育的重视。
岩汪湖镇小学位于美丽的洞庭湖畔,这里水资源丰富,土地肥沃,非常适合稻虾共作。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,既保证了水稻的产量,又实现了虾的养殖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。
该校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,旨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,体验农耕文化,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环保意识。在劳动课上,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亲自动手,从播种、插秧、施肥到捕虾,全程参与。
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的开展,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,也让他们认识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。在田间地头,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学会了感恩和珍惜。这种劳动教育模式,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,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。
近日,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成功登上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。节目中,央视主持人带领观众走进了这所小学,参观了“稻虾共作”基地,并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。节目中,学生们展示了他们在劳动课上的所学所得,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在节目中,央视主持人对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们认为,这种劳动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,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。
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,不仅让学生们受益匪浅,也为我国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在我国,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,不断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模式,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,正是这种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生动体现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学校借鉴这种模式,让更多的学生受益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。
总之,岩汪湖镇小学的“稻虾共作”劳动课成功登上央视《田间课堂》栏目,是我国劳动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。它让我们看到了劳动教育的魅力,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。让我们期待更多学校能够借鉴这种劳动教育模式,为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贡献力量。